顯示具有 ODF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ODF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Joinup OSOR 報導:台灣政府推動開放文件格式標準化

前言:Joinup 是由歐盟委員會所建立的協作平台,由歐盟透過 ISA2 計劃提供資金運作。主要內容包括針對歐盟運作提供觀察、批評與建議。其中「開放源碼觀察站」(Open Source Observation, OSOR)單元提供各種開源社群的現況與進行中的計劃,供歐盟國家參考。
OSOR 於去年底訪問了當時協會理事長、現任常務理事,也是文件基金會董事唯一亞洲成員的翁佳驥,談到台灣推動開放文件格式的政策,並明白指出台灣的政策與做法可以做為歐盟借鏡。隨後在今年一月整篇文章正式上線發佈。
有一名熱心的朋友顧先生日前幫我們翻譯了這篇報導。我們很高興在此與大家分享。

文章來源:The Open Source Observatory, OSOR
原發表日期:2018.10.28
原題名:Taiwanese Government Standardises on true ODF Format
原作者:Adrian Offerman
譯者:顧穎群  歡迎指正  guh.andrew1972@gmail.com

台灣政府推動開放文件格式標準化

摘要


在臺灣,從專有文件格式轉移到開放文件格式(Open Document Format,以下簡稱 ODF)起步甚晚。ODF 經由國家資訊通訊發展小組 (NICI) 推動,於2009年成為國家標準,但在當時沒有人在意這樣的成就。直至2014年7月英國政府宣布採用ODF,在此之後國家發展委員會 (NDC) 才開始進行如何採用ODF的政策討論。

2015 年 8 月,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全國性的 ODF 導入計畫。計畫委由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一個致力於推動自由開源軟體的非營利組織)及巨匠電腦公司執行。

翁佳驥 (Franklin Weng) ,身為文件基金會 (The Document Foundation, TDF) 的董事會成員及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的理事長,在推動使用 ODF 及 LibreOffice 上採取了不尋常的策略。「我從來不直接比較 Microsoft Office 與 LibreOffice 的差異。相反的,我質疑微軟 OOXML 格式的穩定性,如果 OOXML 是個國際標準,那麼它就不應該在不同版本的 Office 間有所不同。當我們聚焦於 OOXML 與 ODF 在這方面的差異時,ODF的優勢就非常明顯。」

臺灣政策模式是建立在文件必需由真正遵守 ODF 標準的辦公室套裝應用軟體所產生,在這方面可以作為歐盟政府借鏡。這證明了文件互通性、開放標準與自由開源軟體間具有強烈的關聯。

政策背景


在臺灣,從專有文件格式轉移到開放文件格式(Open Document Format,以下簡稱 ODF)起步甚晚。經由國家資訊通訊發展小組推動ODF (及 PDF)於2009年成為台灣國家標準 (CNS-15251),但在當時沒有人在意這樣的成就。直至 2014 年 7 月英國政府宣布採用 ODF,在此之後國家發展委員會才開始進行關於如何採用ODF以及需要達成哪些關鍵績效指標 (KPI) 的相關政策討論。

目標使用者與群體


宜蘭縣


2015 年 3 月,宜蘭縣開始訓練所屬公務人員使用 ODF 及 LibreOffice 的計畫。事實上,這是宜蘭縣第二次嘗試轉移至 LibreOffice。翁佳驥表示,在2008 年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是因為中央政府及其他公部門仍舊使用微軟專用文件格式。

然而,到了 2014 年,宜蘭縣打算將部門電腦作業系統從 Windows XP 升級至 Windows 8 時,發現原本的 Office2003 版本將無法在 Windows 8 系統上安裝,且新版 Office 2013 也無法安裝在 Windows XP 上。這表示宜蘭縣必須同時升級 Windows 及Office,並在軟體授權上花費約 1 億台幣 (282萬歐元)。進一步,升級後的作業系統與軟體組合也無法在宜蘭縣既有的電腦主機上安裝執行,宜蘭縣必需再花錢購買新的主機。當英國採納 ODF 時,促使宜蘭縣願意再次嘗試推動 ODF。

因此在 2015 年 3 月,他們開始將全縣轉移使用 LibreOffice 4.4。推動的構想是先啟動應用軟體的轉換,在此同時開始訓練所有公部門及學校如何建立合適 (亦即可互通)的文件。縣政府經由在每一堂訓練課程強調轉換的重要性及每日公布未遵守新標準政策者的姓名等方式施加壓力。上鈞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及 LibreOffice 社群在轉換既有報表為 ODF 格式及問題諮詢方面提供協助。

全國


2015 年 8 月,國家發展委員發布了(與宜蘭縣政府)類似的計畫,將全臺灣轉移至 ODF 格式。


  1. 在推動第 1 年底前,所有政府網站內可供下載檔案必須以 ODF 或 PDF 格式提供。既有的檔案則必須在期限內完成轉換。
  2. 2016 年底前,所有政府機關間或政府與其他組織間之文件,必須以 ODF 或 PDF 格式提供及交換。
  3. 2017 年起,所有政府機關應使用可自由下載使用的軟體製作及編輯 ODF 文件檔案。

此計畫委由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一個致力於自由開源軟體的非營利組織)及巨匠電腦公司執行。

採取主動方式


翁佳驥表示,第一個步驟 — 轉換既有的文件 — 可說是一團亂並導致許多抱怨。公務員被要求將既有檔案從專有格式轉換至開放格式,但卻缺乏任何如何合適轉換的訓練。

依據官方 ODF 轉換計畫,首先舉辦了 13 場政策宣導講習。然而這些講習聚焦於英國政府轉換計畫、英國研究、政策、支援資訊及 3 年期的關鍵績效指標 (KPI) 等。因此翁邀請在台灣校園積極推介開源軟體的孫賜萍成為團隊夥伴,並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辦理講習。

技術解決方案


翁佳驥在推動使用 ODF 及 LibreOffice 上採取了不尋常的策略。「我從來不直接比較 Microsoft Office 與 LibreOffice 的差異,如果我這麼做大家不會接受。相反的,我質疑微軟 OOXML 格式的穩定性,如果 OOXML 是個國際標準,那麼它就不應該在不同版本的 Office 間有不同。因此我向我的學員展示人們使用不同版本的 MS Office 軟體,且無法開啟彼此交換的檔案。接著我以 LibreOffice 4 軟體來開啟由 LibreOffice 6 建立的文件。當我們聚焦於 OOXML 與 ODF 在這方面的差異時,ODF 的優勢就非常明顯。」

「接著我展示了 Microsoft Office 無法正確產生 ODF 檔案,這部分也在 ODF 測試大會發表。因為互通性的問題,所以我目前建議大家不要使用  Microsoft Office 產生 ODF 檔案。但我們也將所有 Microsoft Office  這類情況向西雅圖的微軟研發部門經理展示,我們希望他們能儘速改善對 ODF 的支援,以提供大家多一個選擇。」

主要的結果、好處及效應


依據翁的說法,臺灣越來越多的公部門已經接受了 ODF 政策。「在此時,公務員仍舊交替使用 Microsoft Office 與 LibreOffice,但至少他們開始使用 ODF 格式作為公文附件,而不僅是微軟格式。雖然不是全部,但可以確定現在大部分都是真正的 ODF 格式。這表示這些文件是經由支援 ODF 格式的軟體且以正確(標準)的方式所製作。」

「當行政機關開始轉換,第一件要作的事是安裝 LibreOffice 或是其衍生的軟體,如國家發展委員會 ODF 文件應用工具。我的角色是解釋為何要使用及如何使用。使用者有問題也可隨時向我提問。我認為在此時還是有許多公務員並沒有直接使用 LibreOffice,但政府機關採購不安裝 Microsoft Office 的電腦或筆電的數量正在增加。」

下載 LibreOffice


「起初的 KPI 聚焦於格式,而非軟體。」翁佳驥解釋。「在 2018 年,國發會要求所有中央政府機關設定自己的目標。目前大部分都設定在 2019 年底前,60% 的公文附件要使用 ODF 格式(PDF格式不算在內)。」

「我們尚未聽到民眾的抱怨。但我們已經教導公務員(如果碰到民眾詢問的)答案,就是可以下載 LibreOffice 來打開(機關提供的)ODF 文件。故宮博物院網站的常見問答為此提供一個範例。」

投資報酬率


翁佳驥表示,在此時尚無法提出臺灣政府節省(經費)的具體數字。「但我們確實已經有部分單一機關的資料。舉例來說,財政部從 2011 年起使用 LibreOffice,已在五年內節省了 4 億元臺幣(1138萬歐元)。」

「當然,最初的動機,就是軟體授權花費。雖然大家都知道,而且我們也無法否認,但我們解釋除了預算問題之外,還要解決更重要的議題。亦即,使用 OOXML 造成的互通性問題:由 Word 2013 產生的檔案如果未安裝額外的套件,將無法在 Word 2007 開啟。如果 OOXML 是一個真正的標準,(安裝額外套件)是不需要的。」

「所以目前我們的立場是 ODF 標準是眼前最重要的事。且如果微軟能夠產出被 LibreOffice 開啟的真正 ODF 檔案,大家也能使用。我們在 2017 年 ODF 測試大會也確實提供 ODF 與 Office 相關問題給微軟研發部門經理,所以要不要改善取決於他們。但現在越來越多行政機關採購未安裝 Microsoft Office 的電腦,此時我們就可以開始考慮改變我們推動的角度。」

其他的努力


「完全佈署開源軟體這件事在臺灣還沒實現。」翁佳驥表示。「整個台灣包括政府、企業、學校及個人,仍被專有軟體套牢。然而這幾年來,越來越多公部門開始考慮使用開源軟體。開源軟體及相關服務已經成為公部門招標的選擇之一。據我瞭解,部分公部門正在考慮將老舊的 Windows XP電腦轉換為 ezgo,這是臺灣人基於K/L/Xubuntu開發的Linux系統。」

參照 ODF 標準化及轉移計畫,軟體自由協會已經啟動了更廣泛全面的「軟體自由運動」(Software Liberation Movement)。「這個運動針對大眾解釋,人們有依據其真實需求,選擇他們所需要軟體工具的自由,」翁佳驥解釋。「自由開源軟體的角色應該如同真實世界裡的公共基礎設施,如公車、火車、無障礙設施等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價值不是取決於多少人使用,事實上這些設施存在是因為人們有這樣的需求。」

在這樣的出發點,臺灣軟體自由運動的目標不是堅持以自由開源軟體取代專有軟體。「這不是個單選題。如果你目前使用的軟體可以讓你工作順利,那很好。如果不是,這裡還有自由軟體可以讓你使用。這一切都是大家是否知道、有能力做出自由的選擇的問題。」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2019 LibreOffice 亞洲論壇報導】第二篇:你電腦裝的軟體,為什麼可以影響國家主體性?

前言:2019 年五月底,史上第一次以亞洲區國家為主的 LibreOffice 亞洲論壇在東京舉行。目前就讀台大,同時也任職於開放文化基金會擔任記者的林冠廷,受邀參加這次論壇,並就他的觀察,寫成了兩篇報導。這一篇是兩篇報導中的第二篇,討論開放文件格式帶來的文件自由的曙光。
今年 7 月起,公視臺語臺正式開播。這個應《國家語言發展法》而成立的新頻道,不少人拍手叫好,說是我們的表達自由又更上一層樓,發聲受到的限制更少,也鞏固了國家的主體性。

同樣是主體性的議題,面對「文件自由」的領域,國家經歷了長期的掙扎之後,也流露出一絲曙光。

為了軟體,我們讓渡了哪些主體性?


5 月底在日本舉辦的文書軟體 LibreOffice 亞洲研討會,聚焦討論亞洲各國在文件自由的發展。開發 LibreOffice,註冊在德國的「文件基金會」共同創辦人 Italo Vignoli,在簡報中展示了一張地圖:將各國面積依照軟體輸入、輸出的數量膨脹、縮小,結果不出所料——輸出國中,軟體公司林立的美國占了大宗,其他國家大多只剩下一條線;輸入國的地圖,則是幾乎翻轉。
軟體授權輸出地圖。左方藍色區塊是美國,加拿大被擠到
看不見,南美洲、亞洲等國也都只剩幾個點。至於歐洲,
愛爾蘭是大宗,原因是美國輸歐的軟體授權,都會先經過
愛爾蘭再轉售。所以愛爾蘭是唯一在軟體授權輸入與輸出
地圖中都看得到的國家。Credit: Italo Vignoli

軟體授權輸入地圖。大家可以看到,比起軟體授權輸出地圖,
歐洲亞洲非洲國家整個大幅度膨脹起來。至於美洲,左上方藍
色的區塊是加拿大,不是美國;美國在加拿大與中南美中之
間,大約只有一個像素寬。Credit: Italo Vignoli



世界各國負擔了高額的進口支出,臺灣也不例外,每年官方與民間在微軟的授權上,就至少花費上百億元。單純以貿易角度來看,臺灣長期仰賴單一國家的少數軟體業公司產品,議價能力下降,對經濟主體性造成威脅。如果切換成言論的主體性來看,我們甚至面臨更嚴重的危機。

幾千年來,我們的書寫與思想仰賴紙張的保存流傳後世,但電腦在幾十年內,就讓電子文件取代了紙張的地位。而與紙張不同的是,這些「文件」實際上往往是一堆電子訊號集合體,眼睛看不著也摸不著,而使用者用電腦開啟與編輯這些文件時,就是靠著大家約定好的「格式」作為基準,彼此才能理解這些電子訊號的排列是什麼意思。

所以,以微軟 Office 軟體儲存出來的 doc、ppt 檔案為例,因為這兩種「格式」被掌握在微軟公司手上,一切遊戲規則也是微軟決定。舉凡字體、圖片、語言要怎麼顯示,都是微軟說了算。隨著 Office 軟體不斷更新改版,都是花過錢的用戶,甚至因為格式在改版中有變動,導致文件無法被舊軟體開啟,或是同一個文件在新的軟體長得不同。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順著微軟的意思走,電子文件的樣子跑掉,可能比影印紙泛黃的速度還快。想說什麼話,想要我們的言論如何呈現——最基礎的表意自由,與這個民主國家的言論主體性,也悄悄地遭到少數公司分食。

是開放格式,還是東施效顰?


為了終結微軟掌控格式的現況,其他幾家商業公司、政府單位與社群共同設計了「ODF」,也就是「開放文件格式」(OpenDocument Format),詳細規範數位文件檔案的架構。ODF 很快在 2006 年獲得認證為 ISO 的標準之一,因為ISO標準開放所有人使用,很容易在網路上取得,讓開發者能有所依循。自此,數位文件應該長什麼樣子,終於獲得共識。

微軟不甘示弱,推出了自家的「Office Open XML」格式,2008 年同樣成為 ISO 標準。看似同樣開放,不過有了「Office Open XML」的微軟,卻被社群質疑說一套做一套。

理由是,一般微軟 Office 使用者在編輯後存檔時,如果沒有特別設定,根據微軟說法,檔案存出來就不是「嚴格版」的「Office Open XML」。先是把自己提交給ISO的標準形容成「嚴格版」,還誘導消費者儲存繞過ISO標準的「非嚴格版」,使得開放格式名存實亡,真的使用的人寥寥可數,微軟推動開放格式的誠意也令人存疑。

在臺灣推動開放格式的文件基金會董事會成員翁佳驥還補充,在微軟系統使用所謂「嚴格版」的格式設定,存出來的檔案其中有幾個特徵,甚至與不需要遵照 ISO標準的「非嚴格版」很相似:「文件基金會前兩年在研究 Office 2016,不管是不是存成嚴格的 OOXML(即 Office Open XML),(嚴格版與非嚴格版)檔案大小都差不多,行數也差不多。」那麼,微軟自稱的嚴格版到底有多嚴格,恐怕都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因為開放格式屬於大眾,需要保持長期穩定,功能變化與新增時需要經過一套審核流程,才能利用「標準延伸」(extension)的方式收錄在標準之中,導致開放格式很難符合商業公司頻繁推送新版本、新功能來刺激消費的作風。因此,微軟消極推動開放格式,似乎是合理的商業考量。不過對於政府與民間單位,使用一個決策獨斷、變化頻繁、不遵守開放標準的文件格式,絕對不是合理的文書政策——除了導致文件交換的過程更加紊亂,也不利資訊長期保存。想像 500 年後,我們的後代希望開啟一個docx檔案,結果其中複雜的檔案結構卻與微軟所提供的規格說明書不符,到時,恐怕也沒有微軟的工程師能跳出來解決問題了。

好的開放格式,把社群貢獻化為進步動力


被寡頭壟斷的「開放格式」充滿缺憾,但多方治理的 ODF 格式可以彌補。「ODF 要讓很多技術公司、社群都進來,而且本身在制定或修改標準會比較嚴謹,不會說改就改,」翁佳驥說。

在 LibreOffice 亞洲研討會的現場,臺灣出身的 Mark Hung 負責擔綱大會開場演講。演講的主題是「LibreOffice 中日韓字元的錯誤、修正與故事」。因為 LibreOffice 來自歐語區的德國,慣用拉丁字母的開發者對於方塊字的理解不多,軟體開發難免會有缺漏。但這正是社群展現彈性之處:來自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參與者愈多,這些認識不足而導致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來自台灣的 Mark Hung。
Photo Credit: Masataka Kondo

Mark 就是這樣的一位參與者。2014年,他在一個大概 400 人的組織工作,負責將文書系統轉換為社群開發的自由軟體。起初,面對中日韓字元的大小程式錯誤,加上組織成員不熟悉新軟體,Mark 慢慢整理出了一份操作問與答,教導同事如何解決。

隨著時間與經驗累積,在一個長期懸而未解的問題裡面,Mark發現了要怎麼修正錯誤:「我在處理一個文件,覺得很挫折,直到我想到,為什麼不直接檢視文件檔案內部?⋯⋯我決定把 LibreOffice 的修正程式碼送出,讓我驚訝的是,我的修正一天就得到審核,並且被合併(到 LibreOffice軟體中)。」就這樣,Mark 正式成為 LibreOffice 的開發者。
五年多來,兼職當志工開發者的 Mark 處理了數十個方塊字的問題,細緻到即使是相似的中文與日文,注音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韓國的社群參與者成大鉉同樣注意到地域之間的區別,他的演講指出了南北韓有別的書寫習慣,也試圖讓 LibreOffice 可以包容各個地方的差異,而不是限制大家書寫的自由。

翁佳驥說,這些新功能會先以擴充功能的形式處理,如果運作得好,之後修改 ODF 時再納入格式之中。這個過程除了讓社群的聲音能夠反映,還兼顧版本的穩定。

塑造一個政府、自由軟體、開放格式彼此幫助的未來


在臺灣,ODF 已由經濟部標檢局納入為「ODF-CNS15251」標準,基本上比照 ISO 的標準內容,是國家通用的文件格式。在民間的協助下,雖然購買微軟 Office 的政府單位與學校仍不在少數,但自從國發會從 2015 年起啟動了「推動 ODF-CNS15251 為政府文件標準格式」計畫、鼓勵以 LibreOffice 取代微軟方案,文件自由已從不可能,變成值得期待的未來。

在大型商業公司的跨國版圖中,臺灣是微不足道的小市場。有了 ODF 與 LibreOffice 的參與機會,我們對於文件書寫的各種需求,可以自己提出修改。LibreOffice 亞洲研討會的意義,在於亞洲社群實際使用起源於歐洲的 LibreOffice 之後,也能成為共同改進、開發新版本 LibreOffice 的一份子。

把範圍縮小到臺灣,對於急起直追的母語政策、族語公文計畫,我們同樣能善用LibreOffice 的高擴充性,把原住民族語與其他母語納入軟體的詞典之中。母語不再是被軟體公司商業利益所遺棄的犧牲者,而科技的定位,也能從邊緣化母語的罪魁禍首之一,變成積極復振母語的幫手。

國發會已經與國內廠商合作,以 LibreOffice 為基礎,開發出「國發會 ODF 文件應用工具」,不過,翁佳驥也建議:「國發會投資在軟體開發上已經是一大進步,但希望他們提出一些 feedback 給社群。而對於 ODF 標準,也希望政府參與在制定的過程之中。」只有社群絕對無法支撐整套標準,享受文件自由便利的政府有錢有力,自然應該出面協助。在國際標準的制定中發聲,也能彰顯屬於臺灣人的主體性。


此報導為 OCF Lab 與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SLAT) 共同合作,將同步刊登於雙方平台。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新聞稿】軟體自由協會與國際開源社群成員拜會政委唐鳳


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翁佳驥、常務理事曾政嘉,在87日偕同國內開源社群成員及國際開源社群「文件基金會」 (The Document Foundation) 創始人之一的 Italo Vignoli,前往行政院拜會數位政委唐鳳。共同出席的還有國發會資管處潘國才處長、王誠明高級分析師等四名國發會同仁。

Vignoli 在會中強調,在數位化的時代,人們不該再把文檔等同於紙本文件,而應該更著重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以這點來考量,開放文件格式 (ODF) 的檔案複雜度較低、格式穩定性高,比起微軟所開發的 OOXML 格式明顯勝出。

王誠明於會中提問,微軟 Office 存成的 ODF 格式並不標準,未來微軟會不會願意全面支援?Vignoli 則回應,他不能替微軟發言,但在近幾年微軟受邀卻均未參加的幾場 ODF 測試大會 (ODF Plugfest) 中,可以發現微軟 Office 存成的 ODF 檔在註解等功能不合標準,Vignoli 認為這可能是出自 ODF OOXML 在可讀性 (human readable) 上的基本差異。

此外,Vignoli也指出,雖然不清楚亞洲的狀況,但可確定微軟花費大量金錢遊說歐美各國政府。許多成功抵抗微軟壓力的政府,多半還是倚賴個別推動人員的決心,甚少是來自整個政府對民眾福祉的追求。

對於目前開源運動在台灣政府的推行狀況,唐鳳強調政府已經開發出整合各種線上開源服務的 Sandstorm 系統,並也問及 LibreOffice Online 的發展現況。Vignoli 認為協作文件仍有其限制,例如較長的文件就比較不適合使用線上服務,但也說 LibreOffice Online 持續在發展與改進中,相信將會愈來愈好。


翁佳驥則指出,台灣近三年來積極推動以 ODF 為政府文件交換標準的政策,受到文件基金會的高度重視。此次特別邀請 Italo Vignoli 來台參加開源人年會,並拜訪數位政委唐鳳及國發會相關業務推動單位,就是希望促進文件基金會以及政府的直接交流與合作,也期待未來軟體自由協會能繼續扮演台灣與國際社群溝通的橋樑。 

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新聞稿】軟體自由協會舉辦世界文件自由日活動,呼籲中央單位積極配合國家標準

我國自民國104年起,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導,推動政府單位以國家標準 ODF-CNS15251 為文件交換標準格式,分階段要求網站上提供下載可編輯之檔案必須同時提供開放標準格式(Open Document Format,ODF)之檔案,電子公文傳遞之附檔必須使用 ODF 或 PDF 格式,以及最終全面使用能正確產生標準 ODF 檔之辦公套裝軟體。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長久以來推動自由軟體、開放格式,有幸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合作,提供各政府單位、學校等顧問諮詢與政策說明等服務,期能達到公文與檔案長久保存,以及徹底解決因格式不相容而無法開啟之目標。

適逢全世界一年一度,於每年三月最後一週所舉辦的世界文件自由日活動(Document Freedom Day),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分為兩階段舉辦活動。第一階段於 3 月 27 日,由理事長翁佳驥偕同我國三位ODF青年大使吳念祖、呂昀翰與陳奕熹,於下午一時卅分前往立法院拜會,由立法院資訊處王偉毅管理師接見。協會分享了與開放文件格式相關的資訊與文章等,王偉毅管理師表示願意配合國家政策。雙方並交換了許多相關想法與意見。

第二階段於 4 月 5 日,由理事長翁佳驥與另一位ODF青年大使歐政寬共同前往總統府拜會,由總統府黃重諺發言人接見。在半個小時的會談中,除了開放文件格式相關議題之外,雙方也針對近來重要的教育議題,如程式教育、縮短城鄉落差等交換意見。此外,ODF 青年大使歐政寬也介紹了由成功大學學生主導成立的 Edu.FOSS 社群,以及該社群所進行的計畫,展現青年學生對自由軟體、開放格式與教育應用等議題的關切。

本次世界文件自由日活動,協會透過拜會總統府與立法院,傳遞此一利國利民之國家政策相關資訊,期待由總統府與五院單位身先士卒,帶動其他地方政府跟進,真正做到政府與政府、政府與民間溝通「書同文、車同軌」的目標;不再被特定廠商所把持與套牢,達到真正文件自由、軟體自由的目的。

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LibreOffice vs. Microsoft Office:這是一場開放格式,而非軟體的戰爭


今天看到有人轉了一篇對文件基金會共同創辦人、行銷與公關負責人 Italo Vignoli 的訪談,覺得有很多值得標註給大家看的地方。決定寫一篇部落格來談談這篇文章的內容。

"TDF also invests resources in building communities globally. Like many open source projects, TDF originated in Europe, but it doesn’t want to remain a European-based project. They participate in open source events around the globe to meet new people, create new collaborations and attract more developers to the project.

As a result of these activities, they are experiencing massive growth in countries like India, Japan and Taiwan."

再一次,Italo 強調對亞洲市場,以及對台灣導入的重視。

"However, TDF doesn’t have any desire or resources to offer an online service similar to Google Docs. It’s a product that you can install on your server, but it’s not a standalone product. "

在 LibreOffice 5.3 首次亮相的 LibreOffice On Line,文件基金會決定只提供程式碼而不提供實際服務;實際服務由服務提供商搭配 SSO、雲端架構等自行建構。我認為這是相當聰明的做法。

"It’s not a product war; it’s a format war.

Despite the creation of ODF (Open Document Format) as an ISO standard fo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ked on is own ‘standard’, which it called Office Open XML (OOXML), and got it approved as an ISO standard in a controversial manner. "

我們在各地舉辦的 ODF 政策說明會上,對大家說明過 ODF 與 OOXML 的差異。雖然兩者都是 ISO 國際標準,但其中最重要的差異,在於格式的穩定度。Microsoft Office 從 2007 開始使用 OOXML,到 2013 甚至 2016,每個版本的格式都不盡相同,因此使用 2013 所建立的文件在 2007 無法開啟;但是相對的 ODF 格式卻是穩定許多:我個人曾經在一個演講的場合不得不使用 LibreOffice 3.5 開啟我用 LibreOffice 5.1 所做的投影片 odp 檔,而整個播放過程都十分順利沒有任何問題。

Technologically, LibreOffice has achieved the level of compatibility that will work for a majority of users, leaving some corner cases. However, the fact remains … “interoperability is a big challenge for us as we are trying to offer interoperability with a product that doesn’t want to be interoperable,” said Vignoli.

很多人問「為何 LibreOffice 開啟微軟格式時會跑版?」這部份請大家仔細思考:是 LibreOffice 無法做到支援 OOXML,還是微軟不願意讓其他軟體做到對 OOXML 的完全支援?

People continue to face issues when they try to use LibreOffice for documents that were created using Microsoft Office. There can be a lot of reasons for things breaking between the two, but the problem is more cultural than technological. Small mistakes, such as using spaces instead of tabs to align text, can create interoperability issues. In an earlier interview, Vignoli told me about some dirty tricks that Microsoft uses to break interoperability.

一樣是關於轉檔跑版的問題,可以參考這個連結:
我也寫過一篇類似的部落格文章,大家可以參考:
http://good-horse.blogspot.tw/2016/10/why-not-use-ms-office-to-convert-ooxml-to-odf.html

"All of that makes things complicated. You can’t just wipe Microsoft Office from the hard drive and install LibreOffice on it expecting everything will work fine. It won’t. You are inviting yourself to a nightmare.

The right way to switch from Microsoft Office to LibreOffice is through migration. You need to migrate your documents from Microsoft Office format to ODF. But migration is not a one-click solution, it’s a process. It has to be planned."

從 Microsoft Office 轉換到 LibreOffice 的過程,不是直接移除微軟 Office 換成 LibreOffice 即可。我想在這裡再加上一句話,相同的,這個轉換的過程也不是辦辦幾場教育訓練即可。它必須有詳盡的規劃,必須有執行的過程,同時不斷修正與輔導,解決大家所面臨的問題。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migrating to LibreOffice is that you can join the LibreOffice developer community and directly influence the features that you need in LibreOffice. That’s something you can’t do with Microsoft Office or any other proprietary product."

同樣的,在每一場我所主講的 ODF 政策說明會中,我都會在結論強調這一點:自由軟體並不完美,它可能有不少待解決的問題;但是最重要的,與其抱怨自由軟體不好用,甚至說出「我絕對會扯不好用的軟體後腿」這樣的話,不如換個方向思考:自由軟體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與好處,就是「我們可以一起把它變得更好」。

We can together make it better, 這句話是我去日本 LibreOffice Kaigi 2016.12 Japan 的 Keynote speech 的結論,馬上獲得了日本社群朋友的共鳴,這也是我們最希望讓大家理解並重視的一點。


【作者】Franklin, 不姓林。人稱「好馬」,近期亦被稱為「馬哥」。從 1990 年代初期起即以好馬之名闖盪學術網路與網際網路諸 BBS 站。年輕時喜行俠仗義,以「兄弟戰艦」自居,在學術網路 BBS 上為有名之引戰、接戰、亂戰之大砲級人物。不過很快即看破網路江湖上嘴砲者多實際貢獻者少之道理,隨即從網路江湖上退隱,投身於少棒運動、心算技術與自由軟體之相關事務。 早期在自由軟體界默默無名,沉潛於水面下翻譯無數軟體。數年後為自由軟體教宗艾瑞克一世所發掘,開始參與 ezgo 之顧問、開發、傳教等工作,並網路遊俠之姿重出江湖,獻身資訊教育基礎建設、數位路平與軟體自由運動。現任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文件基金會成員、文件基金會認證委員會委員、LibreOffice 導入專家。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新聞稿】立法委員黃偉哲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推動自由軟體



立法委員黃偉哲於2017年1月5日召開記者會,邀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翁佳驥、國發會資訊管理處王誠明高級分析師、國發會資訊管理處楊耿瑜科長、經濟部工業局電子資訊組謝戎峰副組長、公共工程委員會張兆琦專門委員等人,說明台灣目前推動 ODF-CNS15251 為國家標準格式,以及自由軟體應用於政府單位的現況。

黃偉哲委員認為政府應持續推動自由軟體普及化,促使跨機關跨系統資料流通,協助政府妥善規劃年度預算、開源節流,兼顧不同社群使用者的需求,並可與國際間交換文件、不受技術上阻礙、避免重要資訊遺失等問題。

協會理事長翁佳驥接著說明自 2015 年起與國發會合作,協助宜蘭縣、嘉義市、屏東縣、雲林縣、新竹縣等縣市進行導入。然而中央部會除了財政部導入最徹底,國發會與教育部陸續在進行外,其他部會並沒有明顯的動作配合。理事長並且說明使用開放標準格式 ODF 的重要性:確保收到檔案的人一定可以開啟此種標準格式之檔案。

此外,國家發展委員會王誠明高分也說明國發會推動的現況,並由經濟部工業局謝戎峰副組長與公共工程委員會張兆琦專委說明目前政府應用自由軟體的現況。

黃偉哲委員表示,實際上自由軟體可以應用在政府部門中,滿足大多數的工作需求。政府應推動使用自由軟體與標準格式。否則立法委員們每年為了預算不斷協商,但政府單位卻浪費許多預算在不一定必要的私有軟體上,這樣是沒有意義的。

記者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BNshz_6zc


相關新聞報導:
自由時報:軟體界「書同文車同軌」綠委籲政府推動自由軟體
中國時報:黃偉哲呼籲政府持續推動自由軟體普及化
台灣醒報:拒絕軟體綁架!自由軟體省荷包
蘋果日報:力推自由軟體格式 綠委:年省21億升級經費

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文件基金會新聞稿】LibreOffice 釋出最新版本 5.2,正體中文新聞稿首次同步發布

LibreOffice 5.1.5 (安定版) LibreOffice 5.2 (新鮮版) 正式釋出
WindowsMacOS GNU/Linux 等平臺版本現在皆可到官方網站下載

2016
83日德國柏林報導 – 文件基金會 (The Document Foundation) 宣布發行 LibreOffice 5.2,這是 LibreOffice – 目前最好的自由開源辦公應用套裝軟體 – 的最新版本。此版本做了一些使用者介面的改進與企業級的新功能,適合的目標族群為先驅採用者與資深使用者。
於此同時,LibreOffice 5.1.5 也正式釋出。此版本適用於企業佈署與導入,還有穩定使用,不需立即嘗試最新版功能的使用者。

首次同步發布正體中文新聞稿

由於台灣近兩年如火如荼推動以 ODF 做為國家標準文件交換格式的政策,經由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的協助推動並積極與文件基金會橋接溝通,文件基金會開始重視亞洲區域的發展狀況,並首次於新版本發布時,同步發布正體中文新聞稿。

LibreOffice 5.2 的重點特色

LibreOffice 5.2 除了依據 TSCP (Transglobal Secure Collaboration Participationl) 標準提供了文件機密分類機制,也改善了 Calc 中的 FORECAST 系列函式。另外,新版也支援多重簽章描述(Multiple signature description)功能,以及從 OOXML 檔案匯入與匯出簽章的功能。
文件格式的相容性同樣有所改進,Writer 開啟 DOCX RTF 檔案時的匯入篩選器提升了處理能力,還新增對於 Word for DOS 舊式文件的匯入支援。此外,更新增許多型態參數值,以便相容其他不同的試算表格式;還有加入了 XLS/XLSX ODF 1.2 之間相容性所需的公式表達式萬用字元支援功能。
至於使用者體驗方面,Writer Calc 現在新增「單一工具列模式」,方便在低解析度裝置上節省螢幕空間的使用;並且預設工具列中有新增一些常用功能的圖示按鈕,像是隱藏/顯示記錄變更、凍結試算表中的第一欄或第一列……等,讓使用者能快速點選。另外,現在大部分的情境式選單都能自訂,讓使用者對介面能做到更進一步的控制。
LibreOffice 自從20111月發表以來,已被下載超過一億四千萬次。世界各地已經有越來越多大型組織轉向使用這一套辦公應用套裝軟體,最近更有立陶宛警方 ─ 超過 8,000 臺的桌上型電腦改用了 LibreOffice

其他 LibreOffice 5.2 的新特色

  • 新的繪圖工具:包含填充曲線、多邊形跟自由線條等,已新增到所有應用程式的對應模組中。

Writer

  • 印表機清單中現在可以使用「列印至檔案」的選項。
  • 如果您有使用 Google 雲端硬碟當作儲存空間的話,現在已支援雙因素身份認證。
  • 最後,工具列的「儲存」按鈕中現在多了新的「另存為範本」按鈕,讓您不需要進入選單就能選取。

Calc

  • 我們新增了一些新的函式,以及當您在編輯時解釋函式用法的延伸提示說明。
  • 多個狀態列函式可以同時啟用,讓您快速概覽您的資料。
  • 工具列的「貨幣」圖示現在有個下拉式選單,讓您快速選取要用的貨幣單位。
  • 最後,當從選取的儲存格中移除邊框,您可以另外選擇同時移除相鄰儲存格的邊框。

Impress

  • 當您正在處理自訂動畫時,現在可以透過側邊欄快速新增特效到元素上,不再需要使用分離式的獨立對話框。
  • 側邊欄中的特效清單,現在除了元素的名稱外,旁邊還包含特效的說明文字。
  • 在「屬性」側邊欄中,我們新增了「投影片背景」面板,讓您快速變更投影片的格式、方向與背景圖片。
我們將更完整的新功能清單列在另一份獨立的 PDF 文件 ( http://tdf.io/lo52features )、以及 http://www.libreoffice.org/discover/new-features/ 頁面中。此外,WriterCalc Impress 軟體最突出的新功能短片可於下列播放清單觀看:http://tdf.io/52vids

感謝數百位志願者的功勞,LibreOffice 5.2 在「檯面下」亦有大幅改善。這些改進讓這套辦公應用套裝軟體變得更容易開發、維護與除錯。雖然對使用者來說,這並不是什麼看得到的改進,但是對企業佈署來說卻至關重要。
根據 Coverity Scan 的掃描報告指出,5.2 版發行時的程式源碼寫下了新紀錄 ─ 在七千八百萬行的程式源碼中,偵測到的開放問題數為 0。相對比較參考:開放源碼軟體產業平均值為每千行程式碼找出 0.61 個開放問題,以及專有軟體產業平均值為每千行程式碼找出 0.75 個開放問題。

文件基金會的核心成員,同時也是 LibreOffice Online 專案的領頭開發者 Michael Meeks 表示:「LibreOffice 5.2 是電腦桌面應用自由軟體的一大步,而且不久後更會提供功能完整的雲端辦公應用套裝軟體。」「桌面端應用與雲端應用的緊密整合,將帶給企業一個新的加值體驗,因為所有使用者都可以自由運用這兩個平臺的各自強項。」

另一名文件基金會的核心成員,同時也是 OASIS ODF 技術委員會成員的 Thorsten Behrens 則表示:「LibreOffice 正在快速成長。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越來越多政府機關認知到標準文件格式的獨到優勢,因而成為文件交換互通的最佳解決方案。」

適用性與企業佈署資訊


LibreOffice 5.2
版代表著開放源碼辦公應用套裝軟體最新功能的前鋒。而對企業佈署而言,文件基金會仍持續維護著穩定的 5.1.5 版。

LibreOffice 5.2
LibreOffice 5.1.5 版現在可立刻從下列連結下載:http://www.libreoffice.org/download/LibreOffice 使用者、自由軟體推廣者、和所有社群朋友都可以到 http://donate.libreoffice.org 捐款,藉此支持文件基金會。

另外,GNU/Linux 平臺的 LibreOffice 5.2 版有提供新的軟體打包格式:RedHat FlatPak 以及 Canonical Snap 軟體包,讓使用者能更輕鬆安裝、與升級應用程式。

如果有任何企業或組織需要佈署或導入 LibreOffice,文件基金會建議尋求提供第三級支援 (Level 3 support)、導入諮詢、或教育訓練之認證專家 (http://www.libreoffice.org/get-help/professional-support/) 的協助。

LibreOffice 5.2
LibreOffice 5.1.5 版均使用 Document Liberation Project ( http://www.documentliberation.org ) 所提供的對私有文件格式的轉換支援函式庫。

其他技術細節

LibreOffice 5.1.5 變更紀錄:

LibreOffice 5.2
變更紀錄:
https://wiki.documentfoundation.org/Releases/5.2.0/RC1 (RC1
版的修正) https://wiki.documentfoundation.org/Releases/5.2.0/RC2 (RC2 版的修正) https://wiki.documentfoundation.org/Releases/5.2.0/RC3 (RC3 版的修正) https://wiki.documentfoundation.org/Releases/5.2.0/RC4 (RC4 版的修正)

新聞素材包與軟體畫面截圖

包含新功能與 TSCP 分類協定背景文件的新聞素材包,可自下列網址下載:http://tdf.io/lo52presskit 。採用Linux 作業系統的畫面截圖可自下列網址下載:http://tdf.io/lo52screenshots


台灣地區聯絡窗口


關於台灣地區推動 ODF 的政策,以及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導入 LibreOffice 的相關資訊,可以聯繫 LibreOffice 國際社群認證導入專家(LibreOffice Migration Professional),也是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的理事長翁佳驥(Franklin Weng <franklin@slat.org>)。